宫廷悠游岁月 第18节 (第4/4页)
的认知就是这样的,素娥上辈子,现代社会不是常有明星耍大牌吗?要说他们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招黑、坏路人缘,或许吧。有些人是不知道,因为他们已经被自己所处的环境养成了那个认知。而有些人则是知道,只是被惯坏了,管不住自己的脾气。 素娥和周玉姐就这样去了司珍司,周玉姐有自己的活儿要做,素娥则是无人安排事给她。如她这般侍寝,刚得到红霞帔的宫女,都有几日‘无所事事’,倒也不是给她的特殊待遇...素娥也没有推辞,本来她平常就没有太多活儿的。 之前没有做完的折扇又被她取了出来,刚刚给扇骨钻了孔,连镑稍都没做呢。所谓‘镑稍’,就是将小骨肩部以上打薄,这样展扇收扇能更自如,也更容易达到扇子收起来后,中间鼓两头收的完美状态。 另外,扇骨头部和肩部也有造型要做,这决定了折扇的‘头型’。折扇的头型多种多样(‘头型’就是手握那一头的造型),有三种最基本的,方根、和尚头和燕尾,至于其他花样,小米头、马牙头、茄头、花瓶头、葫芦头等,就太多了。 素娥做的是燕尾,本来就基础,又属于小头型,相对就更好做一些...换个说法,是适合她这种入门水平。 做完这些,素娥才开始一片片扇骨进行打磨,没有砂纸,但类似磨石、研磨膏的东西在司珍司多的是。 从粗到细打磨过,最后才用皮革摩挲抛光。这个过程中素娥还用了一些川腊——所谓‘川腊’,就是白蜡虫产的白蜡,如今白蜡产业兴起不算太久,还只是川蜀一地普及,所以白蜡又被称为川腊。 这样抛光出来的结果当然很令人满意,原本有些粗糙的竹片纹理,可能划伤人的小刺小刃全都没有了,摸上去光滑平顺。以后用的时间长了,有了包浆,外面的大骨估计还能有玉的温润。 打磨抛光这一步是最费时间的,素娥做了一天都没做完,只能第二天接着做。直到第三天,她才能做烫钉和穿扇面这两步。烫钉就是将扇骨用牛角钉给组合起来,看似简单,却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扇子要是没有好钉,用时不顺手,看着也会觉得不精神。 素娥烫钉的手艺当然不能说高超,但她本来也没指望自己能有大师手笔,眼下够用就行了。得益于她在司珍司呆了七年,手工活儿做的比上辈子还强,虽没做过什么折扇烫钉的活计,可触类旁通,这下一做也像模像样。 做好之后她也是下意识点了点头。 “素娥这是在做什么?” 有人瞧见她这几日忙前忙后的,因为她一贯自己鼓捣些小玩意儿,大家也不以为奇。更何况,司珍司的宫女少有不忙的,自己的事还关心不过来,哪有空关心别人?所以一开始也没人问什么,也就是这时候东西快成型了,这才引起了好奇过来问。 烫钉已经完毕了,素娥在穿扇面。穿扇面的前提当然是有一个扇面,素娥先按照扇t骨的大小量身打造了一个扇面——一个扇面要有两面,用浆糊黏合到一起后,再按照扇骨的大小进行折叠,每一折是一个隔条,每个隔条要用通条通一次,通条和小骨大小一致。 小骨按顺序穿入对应隔条内通开的空间,都穿进头后,素娥就轻轻晃动,确保不伤扇面和小骨,同时能安装组合完毕。最后才用浆糊将扇面两侧边缘贴在大骨内侧...这个时候等浆糊干,一把扇子就完成了,如果不打算画扇面,直接拿去用也没什么。 而看到这样的成品,没见过的问在做什么,见过的更惊奇,只道:“这难道是高丽扇?素娥你还会做这个?” 折叠扇被称为高丽扇或者倭扇,在此时都是舶来品,而且是舶来品中非常贵的那种。不少高丽的使臣来到大燕,就用折叠扇来送礼、打通关系。而有机会去高丽或倭国的人,也会想尽办法弄一把折扇回来。 此时的高丽和倭国制作折扇都是精工细作,用的材料也非常昂贵,产量有限,这又进一步推高了折扇的价格。如今‘高丽扇’和‘倭扇’说起来都是真正的贵人才能使得上的,既有身份又时髦呢! 也难怪见过折扇,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的人还特意问这话。 “见过一两回那折叠扇,想着样式也不难,如何做不得?便试着仿作。若是不成,不过是游戏一场。成了的话,也是一桩功劳...说不得我们司珍司还能做扇子呢。”素娥等着浆糊干了画扇面,简单回答了同僚们的话。 她其实完全是出于自娱自乐,还有自用的目的制作折扇的,一开始就没有给司珍司找项目的意思。只不过别人都问到头上了,兴趣也是明摆着的,素娥也就主动卖好了...她人都被困在宫廷了,也实在没有技术保密,靠‘专利’发财的动力。 先前制作手工皂要保密着做,秋桂要制作方法她没给,还是因为手工皂在宫廷有销路、没那么容易仿制,且她确实需要维持副业赚外快——再者说了,她不在意,可以将制作方法给出去,却不代表别人不尊重她,直接伸手来拿,她也能心平气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