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10节 (第2/2页)
为此,都察院还专门向内阁弹劾了云南都督胡一青 认为他有养寇自重之嫌 不过在现在的大明朝,军政分制,像胡一青这种级别的高级军官,即使是都察院弹劾,也必须要经由枢密院才行,否则除非内阁会议签署调任,都动不了。 好在胡一青陈述申辩的奏章,在朱由榔这边也得到了认同 关于对缅战略上,胡一青提到了两点 其一,正如他考虑的那样,缅北地形复杂,与其让明军主动深入,还不如先诱使对方的主力“引蛇出洞”,在明军较为能够展开的地形歼灭。 其二,缅甸和云南之间,还存在不少独立和半独立的土司 胡一青认为,处置这些土司过于麻烦,若是由大明直接吞并,反而容易激起矛盾,不如让缅甸代为吞并,到时候再连本带利,一起拿回来便是。 这些年来,对于西南方面,改土归流,一直是大明朝廷施政的努力方向。 但是这些地方的民情都过于复杂,又大多民风彪悍,朝廷很难轻易插手 尤其是像广西,很多桂北、桂中土司,当年在尧山大战时,还是大明朝的功臣呢。 只能加以怀柔政策慢慢同化 而云南这边的情况又有些不同 很多夹在边境的部落政权,基本上都是独立或者半独立的,恐怕连他们自己都分不清楚,自己到底算是哪国人。 在这种情况下,缅甸的侵略,反而有利于大明整合介入这一区域 胡一青还担心缅甸不上钩呢 莽白也比他想象中要嚣张得多 明代以后,东南亚地区的开发还是不错的,尤其缅甸先王还算明君,东吁王朝面积与四川差不多,而人口,大约比广西略少。 莽白为人残暴,夺取了其兄的王位后,为了吞并木邦,证明自己的功业,在国内大肆征兵,硬是凑出了七万多人马来,加上强令周边小部落出兵,林林总总,亦有八万上下,合计近十五万人,号称三十万。 不过不同于在上百年南北对立中,久经战阵的东南亚小霸王安南,缅甸这边,由于周边都没有太多竞争对手,所以兵力虽众,战斗力恐怕更加糟糕。 可莽白还是信心满满,毕竟安南在历史上,被中原王朝锤过不止一次了,而缅甸,由于过去都还是纯纯蛮荒之地,和中原王朝之间,都没有怎么交过手。 万历年间,缅王莽应里同样号称“三十万大军”,侵略大明边疆地区的土司和宣慰司,甚至涉足云南。 但当时的朝廷,一开始还能应付,缅军战斗力,即使是面对已然日益崩坏的明军,也难以抵挡,屡次被败。 历时两年的战争以刘綎收复所有失地而胜利,缅军被打败,原本摇摆不定的土司纷纷又重新归顺明朝。 但战争并没有就此结束 可伴随着明王朝周边形势日益严峻,哪里又顾忌得上这万里之遥的土司烟瘴之地? 随着明朝的注意力被转移,无暇顾及西南,缅甸再次步步蚕食,袭扰并进攻、吞并云南周边土司。 战争持续十余年,最后以明廷“失六慰置八关九隘”告终。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自此以后,中原王朝对于东南亚,或者说云南周边的土司、宣慰司控制力大幅削弱,“金字红牌”制度名存实亡。 此后百年间,缅甸逐渐扩张,成为东南亚与越南并称的小霸主 历史上真正被锤,意识到谁是大哥,还得等到乾隆年间的清缅战争教做人。 但即使如此,战争中,清廷方面也付出了极大代价,并且这种威慑力也很快伴随着英国殖民者的到来,化为泡影。 可以说,缅甸问题,其实比安南更加关键 现在的缅甸,距离万历末年的胜利才过去几十年,难免骄狂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当听闻缅军兵锋越过木邦、孟养,直逼云南 当地土司均恐慌莫名,滇地百姓同样惊惧 要知道,当年缅军侵略,给云南和西南土司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缅军军纪可想而知,屠杀、掳掠难制,“分道入寇,伤残数郡,蹂嗬一方”,按照当时的文学家沈德符所言,“云南自此虚耗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而且自那以后,云南直接和缅甸接壤,缅人的袭扰也成为了边境民众的焦虑。 直到现在,经过数十年的恢复,滇地百姓依旧对缅军报以畏惧 对此,胡一青的应对很简单 边境土司、内地府县,他已经一一通告过了,四个字:坚壁清野 云南不同于内地,由于开发程度不高,无论汉夷,居民大多聚居,尤其是土司,本身就有这样的习惯,一遇强敌便收缩于山寨。 随后,胡一青把云南边军分为三个部分 都督佥事秦翼明领四营边军,四营民兵,屯驻永昌府;总兵陈旭,领三营边军,四营民兵,屯驻威远州。 剩下的全部主力,由胡一青亲领,就在距离昆明不过二百里的楚雄府,毫无动作。 就等着缅军深入 很快,前线一个个不利的消息,不断往后方传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