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62节 (第2/3页)
练。 王夫之认为,完全可以把这一模式推广到全国,并持续下去。 尤其是北方,其实更合适,朝廷出钱粮、农具,并且划分土地,安置流民,而这些获得了土地的流民,便可以在边地安顿下来,并在农闲时进行固定的军事训练。 以轮流执勤的方式就近应召入边防军参与边防。 应召服役时,朝廷给予部分薪饷补贴,但这种轮流服役,时间不长,又不至于造成太大负担。 而且这些边户可以聚集于堡寨、卫城,本身就是对周边以及境内的游牧、游猎部落的常态威慑。 这是“寓兵于民”。 而过去,民兵主要是由各地府县主官来组织,王夫之以为这毕竟是军政不分,过去战时特殊时期,倒也罢了,日后肯定不能长期维持。 既然如此,干脆就将所有相关工作剥离出来,在各省另设一个都司统摄。 对于朱由榔本人而言,这倒也不难理解,不就是“生产建设兵团 预备役”嘛。 当然,具体上肯定差别还是不小,现在的明朝行政制度,还是粗糙多了。 但他对王夫之的建议,还是颇为欣赏的,其余宰相们也都表示认同。 而且朱由榔还依据自己的后世所了解的共和国预备役制度,增加了一些细节。 比如,各省都司,还是应当统辖部分募军精锐,但这些军士并非作为独立部队存在,而是分散作为几个散装师、营骨架军官、士官,在必要时刻,就可以直接征召民兵,作为基层士卒填充进去,届时每个省就能迅速集结出几个师来。 当朱由榔自以为“英明”,向众多大臣阐述了自己的“先进理念”后,却发现众人没有什么太多惊讶。 事实上,这种类似制度实践,早在西汉就有了。 而之所以说是一石数鸟,乃是因为这还能解决另外两个让中枢头疼的问题。 一个是退役军士安置问题,这仗也打了快八年了,就算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这时候也该退役回家过日子了。 但这些人长期服务于军旅,一身本事不好浪费,且如果安置不妥当,很容易变成不稳定因素。 如今看来,这个预备役就是个好办法,干脆在分赐土地、财帛的同时,让他们担任各地民兵教官和预备役的骨干军官,也算发挥余热。 其次,便是北伐功臣们的待遇问题 大明的野战军也就那几个,都督的萝卜坑也就这么多,可积累的功臣们,不可能只做爵位、散阶上的晋升,不搞职务调整吧? 加一品衔,封侯爵郡公的总兵?不合适吧? 左军的白文选就是典型,从尧山就开始的主力战将,就是因为萝卜坑不够,现在还是个总兵差遣。 现在却是有办法了 都督不够? 一个省给你安一个都督!就当是“省军区司令”了 不是重建都司吗?直接将各省都司军事主管,由都指挥使改为都督,这下萝卜坑不就多起来了嘛。 第3章 奴儿干 进入辽宁以后,朱由榔自然是毫无疑问地住进了清廷遗留的“盛京”皇宫中。 在此之前,明军攻占盛京的过程,其实相当乏善可陈,甚至颇为滑稽。 被多尔衮委任全权督理关外军政事宜的何洛会,在得到北京沦陷的消息后,根本就没有做太多抵抗,便准备带着仅有的几千两黄旗和本地八旗军士跑路。 对于这厮而言,被明军追杀以至于迅速崩溃跑路的记忆,已经相当深刻,以至于成为习惯了。 当年军山湖战役,何洛会是整个镶白旗唯一的幸存者,若非跑得快,早就喂了鄱阳湖的鱼。 十数万大军,一朝尽丧 那种恐惧,深深镌刻在何洛会的记忆中,以至于当在此面临相似的状况。 这位曾经参与过锦州大战,并立有殊勋的满洲将领,已然再难有与明军骁锐兵锋正面相抗的勇气。 士气这种东西,本就如此玄妙,因为屡战屡胜,所以才会屡胜屡战,同样的,一旦士气被完全摧毁,想要再重新拾起来,却非有足以扭转人心、战局的巨大胜利不可。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