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59节 (第1/3页)
实验准备进行了很久的时间,实际上,真正的实验用时非常短,而实验过程就是瞬间的碰撞,大部分还是耗在前期准备以及粒子加速上。 很快,实验结束。 机器设备传出嗡嗡的响,但声音明显渐渐弱了许多。 下午,研究团队举办了工作分配会议,王浩所在的团队去了三个人,薛文卓、他还有另一个西京交通大学的物理教授董志辉。 他们进入到会议大厅以后,就坐在了后排的一个位置上,但是他们前面,是正规的第七工作组,由高能所的专家以及首都大学团队组成。 第七工作组,并不是常驻的团队,也是临时组建起来的,但相对要正规太多了,工作组是由高能所的田桂林院士率领。 其中还有两个高能物理专家、好几个首都大学的数学物理教授,和其他团队实力自然不是一个级别。 他们也负责数据分析工作,而且工作包含了西京交通大学团队的内容。 第七工作组就是主力工作组。 下属有两个团队,分别是西京交通大学的团队以及湖州大学的团队。 下属两个团队都是拼凑出来的,就比如西京交通大学的团队来自三个大学,还有西海大学和西京科技大学。 湖州大学的团队也很类似。 这种高校组成的临时团队就是过来学习的,但也是有作用的,他们各自分配了第七工作组一半的工作量,最终做出的数据分析,会和第七工作组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 如果双方的数据一致,分析结果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不一致就要找出其中一方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肯定是临时拼凑团队数据有问题。 薛文卓、董志辉坐过去以后,前排的第七组几个人回头看了一下,朝着薛文卓点了点头,也有认识董志辉的点了下头。 王浩也被看了好几眼,最开始没人认出来,直到前面有人小声说了什么,顿时好几个人一起回过头。 “王浩教授?”前排一个教授问了一句。 看到王浩点了下头,旁边人顿时热情许多。 王浩和几个人寒暄几句,会议也准备开始了,他坐在位置上,认真听着会议工作分配内容,参加这种会议还是感觉很新奇的。 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薛文卓也解释了团队的工作,有些自嘲的说道,“我们就是边缘角色,前面的第七组才是主力。” “不过我们主要是来学习的,其他人还没有这个机会呢。” 王浩倒是不在意什么主力、替补,两个团队做同样的数据内容也是正常的,否则只有一个团队来做,研究出错也很难发现,他跟着来看实验,就只是带着好奇过来转一圈,顺便参与到工作中。 如果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当然是最好,发挥不了作用也没关系。 反正他也不是物理学家。 王浩关心的一下时间问题,“这个分析大概要用多久完成?” 薛文卓道,“大体上三到五天就可以了吧,如果进度慢要一个星期。” 这个时间还是能接受的。 王浩继续问道,“也就是说,我们做完这个实验数据分析就可以离开了,对吧?” “对。” 薛文卓点头,“我们主要就是过来参与实验分析工作,让其他人也知道类似的工作该怎么做,当最好是能有成果,比如更快的完成,比如和第七工作组的数据一致,这种表现就很好了。” “第七工作组,完成所有分析要多久?”王浩好奇的问道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