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回:城中城 (第2/2页)
铠甲,矗立在宫殿门外的两侧,垂首而立,俯瞰着胆敢接近宫殿的人。 我看了这八个家伙一眼,心中不由得想起了佛教中经常提起的“八部众”,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天龙八部”。 我看着眼前这八尊金像唑了一下牙花子,然后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到底是什么地方?要整这八尊金像看门?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怎么还是这么新?看起来就好像是新建成没多久的样子?” 我一边说一边朝宫殿正门走去。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句藏区的建筑风格,相比于其他地区的奢华建筑,西藏地区由于气候和地势原因,这里的宫殿大多是木石结构的碉楼造型,与此同时,还兼顾了军事上的女墙、箭垛、响铃和战壕设计。 这种建筑风格大多是受了松赞干布的影响,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继位以来,对西藏地区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政治与军事威胁。 为了能够更好的抵御强敌,松赞干布设计宫殿时,将门弱小化,相反,他加大了宫殿围墙的高度与厚度。 不仅如此,松赞干布还极为喜好“城中城、殿中殿”的设计,换言之,就是在地上修建一座宫殿之后,在地上修建一座一模一样的城池。 这一点虽然至今未得到官方的证实,还属于野史的范畴。 但是,从17世纪da赖五世复建被毁的布达拉宫时,发现的两条300米长地下暗道可以看出,最初在修建布达拉宫时,松赞干布就已经开始为“城中城、殿中殿”做准备了。 而此时我所在的这座宫殿,会不会就是当年那一座辉煌一时的城池,又或者哪一个风光无限、权倾朝野之人宫殿的地下复刻版…… 我站在宫殿外,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由得感慨良多。 我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在从部队退伍回家之后,许二爷为了让我接班一元斋特意给我强行灌输的“知识点”。 我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用到这些,可万万没想到,今儿还真就遇上了这“城中城、殿中殿”。 和地上的藏区建筑一样,无论你多大多宏伟的建筑,门儿都不算高,也不算大。 我走进看了一眼,发现宫殿的门并没有关,而是虚掩着的。 我心想道:“多半儿是姚芳,或者刘敏,她们两个其中的一个从这儿进去了。” 我并没有用手推那扇厚重的木门,而是打算侧身从这地方钻进去。 可就在我刚一侧身的时候,我下意识的朝身后看了一眼,却无意间发现,在那道门的边上挂着一块狭长的布条。 而更让我奇怪的是,那布条无论从材质和颜色,竟然都跟我身上穿的这件衣服一般无二。 我伸手将布条拿在手里,诧异的自言自语道:“这他娘的就奇怪了,这布条分明就和我自己身上的衣服一模一样,就好像是从我自己衣服上扯下来的一样。可问题是我的衣服并没有坏啊?那么,这个布条是哪儿来的?” 就在我手拿布条在门口犹豫不决的时候,宫殿里面突然传来了一声极为尖利刺耳的尖叫声。 那声音极高,好像是受到了极度的惊吓,更要命的是,我认得那个声音。 “柳四娘!”听到那尖叫声之后,我第一时间脱口而出了这个名字。 下一秒,我身子一侧便越过那道门,朝宫殿里面跑去。 可就在我越过那道门的一瞬间,就听“呲啦”一声,我身上的衣服不小心刮在了殿门口一处凸起的木叉上,由于我前冲的力道太大,这一下竟然将我身上的衣服扯下了好大一块。 被扯下的布条不偏不倚正挂在门边上,随着地下徐徐的微风在一下一下的摆动着。 我看了一眼门上的布条,又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自己手中攥着的布条,不由得咽了一口唾沫,口中喃喃的说道:“他娘的不会这么巧吧!” 而就在此时,三个人影突然从一旁闪过。 这三个人手持火把,身形各异,远远看去他们一个高大魁梧,远远看起来好像是熊一样;一个身材苗条匀称,婀娜多姿;一个矮小瘦弱,像一只营养不良的小猴子。 可即便如此,这三个人的动作却快的出奇,只是一闪便消失在了前方的拐角处。 这三个人并没有看见我,可是我却清清楚楚的看见了他们,“熊明!花慕灵!小尼雅!怎么是他们?他们不是被徐先生给抓走了吗?怎么会突然跑到这里来了?难道他们自己逃出来了?还是……”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