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五、花寨 (第3/3页)
姬苏听了,又指着下方水路与旁边的空地问:“水路尽头是哪?过了花家寨那片乱岛与急滩,此处又是哪?” “水路一条往运州,一条往黄州,另有一条则拐入大人方才所指处,据说是魏国。” 魏国! 姬苏掩下眼里所思,又详细问清后让人把老渔人请下去休息,转头看向自己的侍卫们:“方才所说,可曾记录下来?” 唐山与小桃应了,姬苏让二人再誊抄一份速速送与陛下,见二人下去,他方问一直没有出声的连锐:“六郎,可知道派去花家寨那边方向的是哪位医生?” 连六郎想了想道:“应是刘御医与他高徒。” 武帝微微皱起眉,不赞同的看向姬苏:“殿下,那处水寨危险,在下领人前去探查即可,殿下万不可以身试险。” 他说着,甚至还上前一步立于泥盘前,态度异常坚决,姬苏本想斥他,可不知怎的在态度强硬,仿佛套上了他大父影子的常侍卫面前想起了父亲们一直教育他君子不立危墙,不可以身试险的耐心与严肃,不由得压下了欲脱口而出的话,摇摇头道:“汝多领些人,伪装与刘御医一行同行,见机行事,探不到甚也无需自责,退回来再商对策。” 武帝再三确认了姬苏眼时的认真,这才放下一颗心转身出去安排人马了。 *********************************** 水毒:称之为“蛊”“蛊毒”“蛊胀”“水肿”“溪毒”“水毒”“症”等等,在此所指为血吸虫病。 晋朝葛洪记载:“水毒中人,一名中溪,一名中洒,一名水病,似射工而无物。”“今东间诸山县,无不病溪毒,春月皆得。”隋朝巢元方所着记载:“自三吴以东及南诸山郡、山县,有山谷溪源处有水毒病,春秋辄得”;该书的也记载道:“山间水多有沙虱,甚细,略不可见。人入水浴及以水澡浴,此虫在水中着人身,及阴雨天行草中亦着人,便钻入皮里”。 苏颂:“蛊痢下血,男妇小儿腹大,下黑血,茶脚色或脓血如淀色。” 翁藻江:“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蛊及血也,其症腹大按之有块,四肢瘦削,发热不退。” 唐朝孙思邈所着中也记载道:“有人患水肿,腹大四肢细,腹坚如石。小劳苦足胫肿小饮食便气急,此终身疾不可强治”;“凡卒患血痢或赤或黑无有多少。此皆是蛊毒,粗医以断痢药处之,此大非也”。 盐:中国古代称自然盐为“卤”,把经人力加工过的盐,才称之为“盐”。中国古代最早发现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饮一样,是出自生理本能。中国古代流传下的“白鹿饮泉”、“牛舐地出盐”、“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的记载,以及北美的弗吉尼亚有康纳瓦舐盐地,都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盐有池盐。另一种自然盐是岩盐,因产于“盐山”故称岩盐。,“形盐”用以供宾客。又说:“王之膳羞,供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这里所说的“形盐”是指白色岩盐,因形体大可以“镂之写物”。“饴盐”是岩盐中最好的一种,其味咸美“如水精”、“似虎珀”,又称“君王盐”。 盐在中国远古时代就被当作调味品。就有:“苦作和羹,尔惟盐梅”的记载,说明在商代人们就已经知道用盐做调味品,用来配制美味的羹汤。再联系到有青州“厥贡盐希”的记载,即商代以前的夏代就有“贡”给奴隶主国家的盐。这种盐是做调味品用的,并且极为珍贵,当作贡物上交。 及至周代,人们已经把咸味作为“五味”(酸、苦、辛、咸、甘)之一,并用于医治疾病。中就有“以咸养脉”记载,这是周代人对盐的的医疗功用的新认识。 蛟:许慎卷十三云:“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苟水中即蛟。”三国时训话学家张揖在卷十中说蛟云:“蛟状鱼身而蛇尾,皮有珠矍,似蜥蜴而大身,有甲皮,可作鼓。”晋郭璞对“虎蛟”的解释是“蛟似蛇,四足龙属,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一丈:1丈 = 3.33333333 米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